在全球范圍內,流感每年造成500萬例重癥病例和65萬例死亡病例
新冠疫情發生后,社會對呼吸道病毒傳染疾病,尤其是流行性感冒(流感)有了前所未有的重視。作為一種RNA病毒,流感常在冬春季節暴發。
來自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顯示,全球范圍,流感每年可致約5%-10%的成人、20%-30%的 兒童感染,造成多達500萬例重癥病例和65萬例死亡病例。一項最新研究顯示,我國平均每年有8.8萬例流感相關呼吸系統 疾病超額死亡,這一數據占呼吸系統疾病死亡病例的8.2%。“與普通感冒相比,流感癥狀來勢兇猛,病情進展較快,還容易出現肺炎、心肌炎等并發癥,患者要及時有針對性地進行抗病毒治療。”中日友好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馬安林指出。
流感病毒有“大小年”,病情進展較快
“與新冠病毒一樣,流感也是一種病毒感染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。”中日友好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馬安林表示,呼吸道病毒感染包括多種,如冠狀病毒、柯薩奇等系列皰疹病毒等。
流感通常發生在冬春季,可能引起肺炎、支氣管炎、鼻竇炎等并發癥,造成患者住院甚至死亡。“流感的一大特點是一些小流行和大流行的間隔暴發,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大小年。”馬安林介紹,同新冠病毒一樣,流感病毒也存在毒株變異的可能,“流感病毒大變異的時候就變成一個大年或者是一個大流行,如果在一些基因片段有漂移或者只有少數變化的時候,那就是部分變異,可能就是小年,當然這還可能跟環境、自然氣候等因素也有些關系。”
馬安林指出,流感與普通感冒之間最大的區別是流感癥狀來勢兇猛,普遍較重,“不管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,患者往往高燒39℃退不下去,而普通感冒一般超不過38.5℃。此外,流感患者會出現很嚴重的全身肌肉酸痛,頭疼等情況,且病情進展較快,有可能一開始還只是嗓子疼,很快就會出現非常猛烈的咳嗽、肺部呼吸急迫等情況。”馬安林提醒,如果出現上述癥狀,就要懷疑流感的可能,患者應及時就醫。
一旦中招流感,應及時進行抗病毒治療
“流感與普通感冒還有一個明顯的區別。”馬安林介紹,普通感冒是一種自限性疾病,癥狀往往較輕,以噴嚏、鼻涕等為主要表現,大多數患者都可以通過自身免疫系統戰勝疾病,流感則不同,其癥狀往往較重,一旦中招,需要及時有針對性地進行抗病毒治療。
對抗流感,就要拿起“特效武器”,剛剛在國內上市的瑪巴洛沙韋便是代表之一。馬安林介紹,作為一款RNA聚合酶抑制劑,瑪巴洛沙韋全程只需一次服藥,就能在24小時內停止病毒排毒,縮短傳染期并大幅縮短流感癥狀持續時間,這也是首個獲批用于治療流感的單次、單劑量口服抗病毒藥物。
更重要的是預防流感病毒侵襲。流感病毒飛沫傳播為主,通過打噴嚏和咳嗽等方式,經過口鼻、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間接接觸感染,潛伏期一般在1-7天,多為2-4天。“除接種流感疫苗外,我們還建議大家勤洗手、勤通風,戴口罩,避免聚集性活動的發生,避免在冬春季節與病人發生交叉感染。飯前便后,觸摸眼睛、鼻或口腔后,外出回家后,都應該用洗手液、肥皂和流動水洗凈雙手,在咳嗽、打噴嚏時用手紙、手帕掩住口鼻等。”馬安林指出,通常用來預防新冠肺炎的方法,都可以用來預防流感病毒。
【熱點問答】
問:隨著人們戴口罩、勤洗手等意識增強,去年冬天流感也沒有大規模暴發。這對預防流感有哪些啟示?
馬安林: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前,每到冬季,各家 醫院患者增加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流感。流感病毒主要通過飛沫傳播,包括人口鼻傳播的可能性大。人們開始戴口罩后,流感確實有明顯下降的趨勢。這也提示我們,流感病毒通過氣溶膠傳播的可能性或許較低,其在空氣中也會隨著時間的延長而淡化。
問:作為一個相對特殊的科室,您所在的感染科,在新冠疫情發生后有哪些變化?工作重點有哪些?
馬安林:以前丙肝、乙肝等是感染科的工作重點,現在則是呼吸道傳染病,同時包括預防特殊突發傳染病,像埃博拉等。這需要我們建立起專業的技術隊伍,提高對一些突發、新發感染病認識,而且也不存在以往某種疾病感染高峰的概念,全年隨時都處在待命的狀態。
|